Sep. 15 ,2017 新聞

建築師雜誌2017九月號 513期介紹中華電信板橋資料中心

建築師雜誌2017九月號 513期介紹中華電信板橋資料中心
本案歷時八年、耗資130億的中華電信雲端資料中心,除了取得台灣綠建築鑽石級及LEED黃金級、智慧建築標章鑽石級外, 更榮獲優良智慧綠色系統產品類鉑金獎與優良智慧綠建築設計類銀獎雙料大獎殊榮。在設計初期就規劃了天然與意外災害的應變能力,具備高規格防火、防震、防旱、防洪等安全措施,可承受7級地震,雙迴路供電、網路與消防備援方案,整體環境可靠度高達99.995%。亦具備連接國內骨幹與國際海纜的高速連線能力,具有發展成為亞太資訊匯集中心的充分潛力。
瞭解更多 關閉
Sep. 15 ,2017 獎項

中華電信板橋資料中心榮獲2017新北都市設計大賞優質獎

中華電信板橋資料中心榮獲2017新北都市設計大賞優質獎
由本事務所設計之中華電信資料中心,於2017年獲得新北都市大賞優質獎表彰它們自投入使用後對周遭環境的高公益及節能設計性。
瞭解更多 關閉
Jun. 6 ,2017 新聞

賀!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ARUP(奧雅納) 組成之建築師團隊,獲得台灣人壽台北市南港區經貿段15地號土地地上權建築設計監造權

賀!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ARUP(奧雅納) 組成之建築師團隊,獲得台灣人壽台北市南港區經貿段15地號土地地上權建築設計監造權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ARUP(奧雅納)組成之建築師團隊,於2017年5月26日正式取得台灣人壽台北市南港區經貿段15地號土地地上權案建築設計監造遴選通知,以最優之資格進行後續設計與監造工作。感謝所有參與競圖階段之團隊工作夥伴們齊心齊力與不眠不休,創造如此佳績,謝謝大家的努力,後續工作亦將如火如荼地開展!
Related Links
瞭解更多 關閉
Feb. 20 ,2017 新聞

李先生受邀參與2016/12/18 兩岸醫養總部開幕交流會

李先生受邀參與2016/12/18 兩岸醫養總部開幕交流會
兩岸醫養產業邁開一大步

台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為了建設大中華大健康,以及推動兩岸孝行天下大活動,特別結合了財團法人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海峽兩岸醫療產業基金、福德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等八大團體,共同合作成立聯合總部,特別選在去(2016)年12月18日黃道吉日,在環球國貿大樓隆重開幕,同時舉辦兩岸醫養高峰論壇,簽署兩岸醫療合作開發案,以及多項人才培訓合作計畫。
Related Links
瞭解更多 關閉
Sep. 8 ,2016 新聞

重慶環球金融中心刊登於建築師雜誌第501期

重慶環球金融中心刊登於建築師雜誌第501期
由本事務所及大原建築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設計之重慶環球金融中心,為重慶市的第一高樓,位於解放碑CBD中央商務區旁,匯聚了商業、金融、酒店、商貿與辦公,是整個重慶市的商業中心,重塑渝中半島的天際線,讓重慶的城市風貌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有興趣的朋友可至建築師雜誌網站了解相關訊息。
Related Links
瞭解更多 關閉
Sep. 8 ,2016 獎項

高雄85大樓於首屆中國高層建築獎中獲得”中國高層建築成就獎”

高雄85大樓於首屆中國高層建築獎中獲得”中國高層建築成就獎”
由本事務所設計之高雄85大樓,於2016年獲得中國高層建築成就獎,這一獎項回顧建成並運營至少10年的建築,表彰它們自投入使用後長久以來的成功經營。有興趣的朋友可至CITAB-CTBUH網站瞭解相關訊息。
Related Links
瞭解更多 關閉
Aug. 10 ,2016 獎項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之台北101,榮獲2016年度CTBUH(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頒發的最佳效能獎!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之台北101,榮獲2016年度CTBUH(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頒發的最佳效能獎!
本事務所設計之台北101,2004年落成時已實現極高的能效,同時因持續性的優化,並全方位的考量永續經營,超越全世界公認的綠色標準,榮獲2016年度CTBUH頒發的最佳效能獎!有興趣的朋友可至CTBUH網站了解相關訊息。
Related Links
瞭解更多 關閉
Jul. 7 ,2016 新聞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原大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劃之「遠雄中和華中橋總體規劃及左岸香榭園」,刊登於2016年7月份之建築師雜誌。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原大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劃之「遠雄中和華中橋總體規劃及左岸香榭園」,刊登於2016年7月份之建築師雜誌。
本事務所規劃之「遠雄中和華中橋總體規劃及左岸香榭園」,刊登於2016年7月份之建築師雜誌。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雜誌內文,亦可至以下聯結頁面了解相關訊息。
Related Links
瞭解更多 關閉
Jun. 1 ,2016 演講

李祖原建築師演講公告,題目為:生命與表達

李祖原建築師演講公告,題目為:生命與表達
台北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辦理的「蕭萬長先生人文與社會科學講座」,於2016/5/7(二)邀請李祖原建築師對校內師生演講,演講的題目為:生命與表達。有興趣的朋友可至以下聯結頁面,聆聽本次演講之錄音檔。
 
Related Links
瞭解更多 關閉
Apr. 15 ,2016 獎項

李祖原建築師榮膺台灣建築學會2016年會士

李祖原建築師榮膺台灣建築學會2016年會士
台灣建築學會為肯定李祖原建築師,對國家社會與學會在建築專業上之貢獻,晉升李祖原建築師為台灣建築學會會士,並於2016/3/26(六)召開頒獎典禮。
瞭解更多 關閉
Mar. 7 ,2014 新聞

建築師李祖原: 智慧建築的核心,是在科技與人性間取得平衡

建築師李祖原: 智慧建築的核心,是在科技與人性間取得平衡

李祖原是少數在國際上享有高知名度的台灣建築師之一,包括環亞飯店、宏國大樓、中台禪寺、台北101大樓、高雄85大樓等知名建築,以及上海世博會台灣館,都是出自他手中。面對智慧城市浪潮,這位縱橫建築界數十年的建築人,是如何看待「城市、建築、人」的互動?

Q:請您為「智慧城市」下個定義。

A:城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綜合體,每天會有許多問題產生,而這些問題需要被控制或解決,做為一個城市管理者,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來管理城市,讓城市更有秩序?因此,「智慧」只是手段,能夠提供決策者在很快的時間內做出判斷與分析的最佳方法,當然,手段越多越好,越精細、越準確越好。由於科技能讓「時空粉碎」,也就是把時間和空間距離縮短,讓資訊在幾秒鐘之內就能經過分析、研判,做出正確的決策,進而對居民的生活品質有所提升。

Q:作為智慧城市的管理者需具備哪些思維?

A:城市管理者基本上就是資訊的管理者,主要就是判斷資訊來源的正確性、準確度以及速度快慢等,當設備越好、sensor(感測器)越多,資料就越豐富;而資料越豐富,處理資料的複雜性就越容易解決,對管理者而言,判斷就會越準確。簡單來說,智慧城市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解決它的複雜性、時效性和準確性,因此,智慧化是管理城市最有效的手段。

Q:智慧建築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A:科技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們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從早期人們對建築物的安全需求,到近年除了對建物本身、周遭環境的控制,以及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未來需要用科技手段來滿足的需求會越來越多。但要留意的是,過於科技化的結果,如何不讓房子變成只具備功能性的機器,因此可善用建築上的主動性與被動性,主動性越多,被動性就越來越少,但有些時候,被動性一定要存在,例如呼吸新鮮空氣、曬太陽等。因此,不管是建築或生活,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不能用科技的手段來取代。智慧化只是手段,不能反客為主,把建築空間、居住者的情感變成配角,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會隨著時代變化、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而有不同的取捨,但毫無疑問,科技已經無所不在,而且會越來越進步,而人們的生活品質也會隨著科技與時俱進,建築物也是一樣,但前提是不能違反人性、自然,需要在科技與人性之間取得平衡,這才是智慧建築最重要的核心。

Q:您認為理想的「城市、建築、人」的互動模式為何?

A:城市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城市是由人跟建築物、交通等所組成。理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越和諧越好,科技帶來的是高速度的和諧,然而人的生活也需要慢速的和諧,因此要能夠在高科技的快速和人性化的慢速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就是最好的互動方式。舉例來說,當初在設計上海世博會台灣館時,因為被要求在有限的空間裡做出展示(展示面積1400平方公尺,僅為日本館的10分之一),因此我們選擇用科技手法來表現,可能是最有效的;其次,我們將內部展示和外部展示連成一體,透過內部直徑16公尺的LED大球體、玻璃天燈外立面的調光薄膜,不論白天晚上、觀眾在館內館外,都可以看見台灣。再者,由於空間有限,因此也不能讓流量太大,每次控制一定的參觀人數,讓參觀者能夠慢速欣賞;當人們都過慣了大量、快速的生活,這裡提供一個小的量體、慢速的,照顧到人的生活裡慢速度的快樂。用科技來展示人性化空間,就是將快速跟慢速合在一起的表現。

Q:從國際觀點來看,台灣的建築發展情況如何?

A:目前建築最重要的還是品質,品質包括建材的品質還有設計的品質,生活的品質也是一種,台灣的生活品質嚴格說起來是華人生活裡最好的,所以品質是一種整體的感覺。任何一個都市或人,最基本的兩個議題就是品質和個性,都市的品質好不好至關重要,但有品質沒有個性也不行,沒有個性就沒有特色,現在都市建設的品質已越做越好,沒有特色的城市是無法引起其他人的興趣。所以品質和個性是一體兩面,台灣的建築慢慢從功能性的需求,慢慢變成真的有品質,現在只要再從品質跟個性面去加強,但有些東西越原始越好,有些東西越科技越好,一個工具的功能當然越大越好,但方便到取代原本的功能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Q:一個城市可以透過其中的人、建築、文化等各面向來呈現它的個性,但建築如何呈現它的個性?

A:建築物的個性就是它所散發的內在力量,個性就是獨特性,例如台北101大樓、中台禪寺、法門寺。這個時代基本上就是icon(符號)時代,也就是你的獨立性、特殊性,但如果要求獨立性、特殊性太多也會雜亂無章而沒有整體性,因此也必須重視整體性的平衡。

Q:您本身是建築人,也身處在一個快速的時代裡,對於未來您如何定位自己?以及給年輕人的建議?

A:每個世代都有不一樣的思考、生活模式,對時下習慣使用科技產品的年輕一代來說,我是屬於傳統世代的人,對於資訊的取得,毫無疑問的是透過電腦、網路、雲端等,但那些基本上僅供參考,並不能告訴你答案,所以我們在尋找生命的意義或是人生智慧的課題,還是要經過自己深入的思考,才能找到答案。對我來說,需要透過電腦、網路等取得的資訊並不多,加上我的職業關係,並不需要那麼大量的資訊提供;再者,因為電腦並不是我習慣用的工具或手段,我的資訊來源主要是人跟人的接觸,來自我閱讀的書、耳朵所聞,對我比較有感受,資訊太多我反而不知道怎麼篩選判斷。我的設計基本上是如何讓建築做得比較有人性,如何變得慢速、和自然融合,科技只是幫助我如何讓我的設計做得更好的一種手段,讓它變成加分而不是減分。

Q:您認為,智慧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A: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剛在起步階段,這個方向絕對是正確的。我覺得將來一定是用智慧科技的手段來解決城市中的各種問題,但手段要用到什麼程度,會依照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不同目的,而有不同的手段,但方向絕對是正確,而且會大量應用。至於後續怎麼用,還是來自於你怎麼去決定、要用多少,這是選擇性的,不是強迫性的。但是有些課題是沒有選擇性,比如一個城市的3個課題,一是「聖地」,也就是讓人們朝聖、做心靈的寄託;第二就是「安全」,第三是「繁榮」。科技基本上可以幫助我們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安全,如何讓都市更繁榮等,因此在智慧城市的議題裡,科技可以幫助(解決)兩大課題──繁榮與安全。智慧手段在未來城市也好建築也好,在人的生活裡是不可避免的,你只好用它,不能躲避它,你只能越用越好,滿足慢的跟快的和諧,這就是智慧城市最基本的答案。至於聖地的議題,每個人都有所謂最後的防線,也就是你的來源、歸屬,以及對所有事物的價值觀,而宗教可能是回答你所有問題的參考點,因為宗教是人最後真正的聖地。但現在我們處在一個強調「沒有絕對」(believe nothing, totally free)的後現代時代裡,宗教在人的生活中慢慢淡了許多,這樣的話就完全沒有聖地,沒有參考點;沒有參考點的話就完全瓦解,好比宇宙也是圍繞著中心點運行。一個都市也跟人一樣,當人沒有聖地、沒有參考點,就會迷失;當一個城市沒有聖地也會迷失,因此聖地現在已慢慢從宗教場所到成為藝術,慢慢會有另外一種取代,力量到底有多大,目前還不清楚,但聖地在整個人類的生活裡,是不可缺少的一種價值觀。

張鴻 ON 三月 7, 2014 IN 專家觀點 | 19 VIEWS
(摘自《智慧城市專刊NO.2》)

瞭解更多 關閉
更多新聞
良好的聲譽源自於我們有能力將客戶的願望轉化為效果立見、品質持久的建築 瀏覽作品